【長春祠】走進潑墨山水畫

震懾人心的壯麗峽谷

長春祠是個令人讚嘆的景點

映入眼簾的垂直峭壁、湧泉

是言語無法形容的氣勢磅礡

怎會有建築物建於此??

來喔~跟著初次造訪的Fin

一探究竟這絕美仙境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長春祠】

自太魯閣往天祥方向

出中橫公路長春隧道西口

折轉到臺八線舊道

即可看到矗立在立霧溪谷峭崖邊階的長春祠

由於中橫公路工程艱鉅,時有傷亡

為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所建

祠旁湧泉長年流水成散瀑

公路局取名為「長春飛瀑」

成為中橫公路具特殊意義的地標

【地質簡介】

循著長春祠環狀步道

沿途可飽覽峽谷及曲流地形風光

祠後有陡直的之字型階梯

380階,可通往觀音洞

、太魯閣樓、鐘樓

而祠體下方從岩石縫隙中湧出的瀑布

即是湧泉,又被稱為「長春飛瀑」

由於河水不斷的挾帶砂石撞擊侵蝕

、掏挖坡腳,使邊坡呈平行的方式後退

本區地質岩層屬於「長春層」

長春祠西側正是厚層大理岩的九曲層

與夾雜有其他岩層的長春層交界處

有斷層經過,位於溪水攻擊坡面

以及應力造成岩石破碎帶

比較容易發生坍方落石

咱們來去逛逛

【長春祠】

【長春祠步道】

從中橫公路舊道旁的長春橋頭

循階而下即是長春祠步道

沿著山壁鑿出的小徑前行

長春祠就在不遠處

有一個小小的瞭望台

好多遊客都在這駐足拍照

讓世人弔念感恩築路人

而豎立的佛像

(觀光客模式示意如上圖)

(就是不問來由拍照就對惹)

民國69年長春祠首次坍塌

民國76年峭壁崩坍

落石擊毀祠體及周邊建物設施

於民國85年完成重建

翌年才重新對外開放

步道看起來蠻新的!

應該是坍方後

重新挖開的通道

潺潺的湧泉啊~

好想走進去探險!

【長春天梯】

長春祠正後方

垂直的山壁開鑿出

「之」字型陡急而上的階梯

因不斷往上延伸

因而有「天梯」之美名

循階梯直上,先到達觀音洞

、再經太魯閣樓和鐘樓

(可加碼禪光寺

請看文章後段)

處處均可遠眺峽谷之美景

尤其登上鐘樓居高臨下

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

公路、車輛、遊人盡在腳下

景色堪稱一絕。

不過剛好遇到步道封路

無法通行啦~

轟隆隆的飛瀑

水量驚人

民國47

中部東西橫貫公路修建期間

公路局就在此興建長春祠

其目的是為了紀念闢建中橫公路

而不幸犧牲

因公殉職的225位工程人員

泉水湧出之處

剛好形成一個小湖

泉水超級清澈沁涼

可惜圍欄攔住

不然好想下去踩踩水~

在長春祠放眼望去

剛好是立霧溪的曲折處

天然壯麗的大峽谷

真的是令人讚嘆的奇景

天梯通往禪光寺

【禪光寺】

過鐘樓後循步道前行

可抵達步道東口(禪光寺吊橋)

沿聯外道路往下至禪光寺山門左轉

穿過春暉橋與仙霞隧道後

可返回長春祠停車場

走步道全程者亦可反向

從禪光寺吊橋方向探訪

禪光寺位於中橫公路舊道之春暉橋上方

從公路的聯絡道路直上

或從鐘樓沿步道直下

通過一座吊橋後也可到達

禪光寺屬佛教臨濟宗

是中橫公路沿途中

難得的僻靜的山寺

景點資訊

【長春祠】

太魯閣國家公園導覽網頁

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路況

推薦指數:★★★★★★★★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283-3

時間:08:00-20:30

電話:03 862 1100

注意:本區地層不穩定

易發生落石坍方

故進行參觀活動時

請特別注意四週的環境

若有落石現象切莫強行進入

服務設施

販賣部、公廁、停車場、

觀景台、公車站、解說牌

交通資訊

客運

花蓮客運、太魯閣客運(電動公車)

及臺灣好行接駁車

行駛天祥往新城、花蓮方向

返程有停靠長春祠(停車場觀景台)

開車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

穿過砂卡礑隧道

西拉岸隧道接長春隧道右轉至西口後左轉

循中橫公路臺8線舊道前行即可到達

步道入口位長春橋與仙霞隧道間

舊台八線為單行道(西往東方向)

行程有往布洛灣、燕子口、天祥

再返回者,建議可於返程時再行前往

並盡量避開下午3點至5

大型遊覽車壅塞時段

(文中內容部分取自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

『Ayoi~我是小吃女Fin

目前寄居在Liz的站裡

歡迎到小吃女Fin's ocean

一起跟Fin游來游去

 

Liz開懷大笑看世界】

有任何疑問也可以跟我聊聊唷!

點我私訊我:Liz開懷大笑看世界

點我去粉絲團:Liz開懷大笑看世界

點我去看看IG:Liz開懷大笑看世界

點我加我的Line ID:Liz_2020

喜歡我的文章

記得幫我按個【讚】
或是【推】一下 :)

arrow
arrow

    migo19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